“媽寶男”這個詞火了,人們用它來概括缺少給予愛的能力、不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總之沒有自我的男性。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為我們揭示了產生這種男性的壹些原因,去年中國臺灣推出的詩選劇《妳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更為深刻地探討了養育孩子存在的普遍問題,把親子關系的矛盾戲劇化、尖銳化,演變出恐怖片的效果。中國男人“為什麽”成為了現在的模樣?前兩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和《貓的孩子》裏可能有答案。最近,這部電視劇也在大陸視頻網站上線,期待有更多人開始關註這種不良家庭教育的後果。
不知道喜歡做什麽是由於自我被剝奪
不少人要面臨兩次“不知道喜歡做什麽”的重大危機,壹次是選擇大學專業,壹次是畢業後選擇工作。他們真的沒有喜歡過做壹件可以當作工作的事情?世界上不存在他們喜歡做的工作嗎?
《媽媽的遙控器》會告訴妳,可能不允許“喜歡”才是沒有喜歡的源頭。小偉(紀培偉)喜歡畫漫畫風格的小人,媽媽訓斥他:“整天畫些沒用的東西!“小偉想去畢業旅行,被母親無情拒絕,老師上門遊說說旅遊時間“三天而已”,母親質問:“妳能為他的將來負責嗎?妳只是國中老師。”小偉喜歡上了小嵐(爸爸是音樂家、媽媽是畫家),母親強迫他立即斷絕來往。反過來,母親強迫小偉吃不喜歡的苦瓜,不許他穿自己挑好的衣服,叫他留在家裏不要去圖書館。他既不能擁有自己喜歡的,也不允許“不喜歡”,只能隔離感受,麻木地任由擺布。
《貓的孩子》裏,學習就是鐘國衍的全部生活,他根本來不及發展出自己喜歡的事。喜歡壹件東西需要有點距離,能夠抽身觀察並加以欣賞。被包裹住每壹個細胞而不能呼吸時,哪怕包裹妳的是最喜歡吃的甜點,美感也難以產生,鐘國衍以及處於鐘國衍境地的孩子也沒法喜歡上學習本身。不知道喜歡做什麽是青春期被剝奪了了解、探索自我的機會後,壹個沒有形成真實自我的空殼面對社會和生活需要作出選擇時的茫然。
向往自由的孩子遇到家長控制產生矛盾
前兩個故事都在講控制,家長如何控制子女。小偉媽媽的控制具象化為了遙控器,通過遙控器控制小偉的生活,讓他停留在某壹天直到滿足她的要求,或者用來抹掉他的初戀。小偉沒有絲毫的選擇,連死都不可以,“妳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他絕望地困在了母親的要求中。
小偉媽媽還有壹個控制方式——激起小偉的負疚感,叫他“不要讓媽媽失望”,這個控制方式也是鐘國衍媽媽的主要武器。鐘媽媽有壹套邏輯:鐘國衍成績不好,要花很多錢讀補習班,造成家裏沒錢修好房頂,房頂掉灰造成爸爸不回家吃飯,在外面找女人,家暴、遺棄媽媽。“都是妳的錯”,鐘媽媽這樣指責兒子,阿衍果然很內疚,任她擺布,然而內疚不能解決阿衍的學習障礙,矛盾、沖突繼續。
人是向往自由的獨立個體,哪裏有控制,哪裏就有反控制。小偉用假成績單、翹課、撒謊進行抗爭,努力留下壹點自我空間,阿衍的學習障礙很難說是不是心理上防禦母親入侵的自我保護,他後來人格、精神分裂卻可以肯定既是被窒息、撕裂的結果,又是壹種保護方式。
“不要讓父母失望”背後是失敗的父母
控制孩子是為了達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具體地講,為家長臉上增光。反過來品味這個理由,折射出家長是失敗者,需要借助孩子變成成功者。失敗既可以是成功的社會定義的反面,如經濟水平低、社會地位不高,也可以是自己在心理上的定義:只要沒成為內在父母的完美小孩(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就是失敗。
鐘媽媽的失敗屬於肉眼可見——婚姻失敗,丈夫在外面有別的女人,經常不回家,她沒有事業、經濟收入。她很直白地承認是loser,想以孩子為工具實現人生翻盤:“我這個人沒有什麽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點成就。” 鐘媽媽總是在言語、行為上粗暴對待鐘國衍,原因也是兒子的無能、無助像鏡子壹樣照出了她的真實模樣:面對生活和婚姻無能為力。她無法接受自己,想通過兒子在學業上的成功去改變自己的無助形象,讓兒子為她的人生負責:“妳把我壹生都毀了。”
小偉的媽媽表面看起來不錯,賣保險的職業女性,小偉的爸爸說:“妳很堅強,沒有我也可以過。”從小偉偽造的全優成績單看,她要求孩子事事完美,恐怕她對自己也有壹個十全十美的標準,達不到就是失敗者。她把小偉看作是她生活的希望,叫小偉“不可以讓媽媽失望”。紀培偉最後壹次次的自殺同樣是壹面鏡子,映射出媽媽的內心:絕望、痛苦到極點,自我定義的失敗者。
網絡上流行“三種鳥”的笑話,壹種會飛,壹種不會飛,還有壹種自己不會飛,下個蛋讓蛋飛。“不要讓父母失望”的背後,大多有個失敗的父母讓子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真相。
高質量親密關系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表面上兩個故事裏的問題主要出在母親身上,母親讓兒子窒息,母親逼兒子上進,責任在母親。我們稍微想想,卻發現兒子與母親的矛盾雖然尖銳,但關系也緊密,倒是父親都無形。在親子、親密關系中,好的關系勝過不好的關系,不好的關系勝過沒有關系——嬰兒與他人沒有關系發生,等待他的就是死亡。
紀培偉被母親控制到活不下去也死不了的境地,沒有壹次去找過父親,幾乎不存在父子關系。鐘國衍的父親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在他打了女同學後,父親到學校與對方的母親強硬對質,處理方式不好,但在客觀上保護了鐘國衍,壹個處事方法不好的父親也比沒有父親強。我們可以設想,如果父母相愛,小偉媽和鐘媽媽的註意力至少壹大半放在配偶身上,婚姻的成功會消除很大部分人生的挫敗感,孩子不再是家裏唯壹的希望,得到了呼吸、喘息的空間,更有機會形成自我。
在第二個故事《貓的孩子》裏,修房頂的工人其實給了我們壹個示範,即使父母關系破裂,父親消失,生活中有個良好的父性形象出現,也會讓生活透進壹縷陽光。修房哥先是勸鐘媽媽管壹管家教,打孩子打得太厲害,又勸鐘媽放松點,讓小孩子自由成長,“自然會考滿級分”。婚姻走到盡頭,孩子父親消失,並非是世界末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引入壹個良好的父性權威形象也能幫助他認同男性身份。故事的結尾,鐘國衍跟著修房哥做了徒弟,找出了壹條可能的成長之路。
不良養育觀念才是破除的對象
像小偉媽壹樣無孔不入、全面控制孩子的母親外加壹個隱身的父親,壹般來說養育女兒時可能會形成病態共生關系,母女穿了連體衣壹樣難以分開,養育出的兒子可能會相反,拼了命要保護自我空間。他們走入親密關系中以後,往往女方特想擁有沒有縫隙的親密,而男方用沈默、逃避、冷漠等各種方式盡力建壹堵墻來抗拒。
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的存在,使鐘國衍們背負起更多光宗耀祖的責任,更加可能異化為實現父母目的的工具,從而更想要從父母的期望中逃逸出去,用不上進、不努力來消極反抗。不少這種家庭裏萬般寵愛於壹身的兒子沒出息,女兒卻因此得以喘息,考上了壹流大學。
鐘媽媽重復了很多次“媽媽會陪妳壹輩子”,她從未打算讓兒子成為獨立的人,退出他的生活。我們看完了兩個故事中父母養育孩子的傳統觀念,視後代為光宗耀祖的私有財產,會明白媽寶男等壹切沒有自我的男性從哪裏來。不幸的男性和女性同樣是糟糕養育方式下的受害者,雙方不是敵人。成長為有能力擁有幸福的人,把傷害終止在這壹代,破除不良養育觀念和方式,才是共同戰鬥的目標
亞藝視DVD專賣店 ,電視DVD在線購買 ,電影DVD在線購買 ,電視劇線上看 ,2019大陸劇推薦 ,陸劇DVD線上看 ,2019卡通動漫在線觀看 ,大台北DVD專賣 ,dvd影片專賣店 ,亞藝視影音DVD購物網 ,美劇dvd線上看 ,高清DVD專賣店 ,韓劇dvd專賣店 ,2019日劇dvd線上看,日劇DVD在線購買,2019港劇線上看 ,購買DVD港劇 ,2019台劇線上看 ,2019歐美劇線上看 ,美劇DVD在線購買,購買DVD影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