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視劇行業經歷過壹段尷尬時期:在《蝦球傳》之後,沒有同量級的電視劇跟上;隨著《排球女將》《血疑》等譯制劇興起,《霍元甲》等港劇進入內地引發追看風潮,本土電視劇發展舉步維艱。甚至斬獲“飛天獎”的《四世同堂》在廣東電視臺播出時,竟無商家願意投放廣告。

  不過,廣東電視人很快找到出路——通過赴香港學習經驗,調整做劇方向,逐漸找到了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打造廣味特色電視劇的出路。在“回春之作”《公關小姐》之後,20世紀90年代接連推出《情滿珠江》《農民的兒子》《英雄無悔》《和平年代》等廣受老百姓歡迎、又足以載入中國電視劇史冊的優質作品,打造了廣東電視劇的“黃金十年”。

  進入新世紀後,廣東電視劇發展漸趨平穩,保持著每隔兩三年出壹部好作品的節奏,從《娘》《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亮劍》,到即將推出的《面朝大海》以及正在籌備的《闖廣東》,新南粵電視劇正在融媒體環境下,接受觀眾檢驗。

  A

  求變

  為搶回收視率,前往香港取經

  1986年,廣東電視臺購買了由香港無線臺制作,萬梓良、鄭裕玲[微博]主演的電視劇《流氓大亨》,收視率高達76%,據說該劇播出時,本土犯罪率大幅下降。該劇播完後,在廣州壹場座談會上,市民代表盛贊《流氓大亨》,但當時有業內人士情緒激動,壹連指出該劇多處情節不合理,更反問市民:“妳們欣賞它什麽?”

  創作過廣東首部電視劇《蝦球傳》的張木桂,後來在其著作《粵派電視》中寫道:“面對觀眾的冷落,臺長著急了,廳長著急了,省委領導也著急了。領導采取的第壹個動作是從體制改革上下手,將原電視臺文藝部電視劇編導組從文藝部分離出來,成立了專門制作電視劇的電視劇中心,任命我為主任。”

  體制改革後,廣東臺對珠三角觀眾做了市場調查,結果讓人大吃壹驚——收看廣東電視與收看香港電視的比例是2:8,而珠三角的電視機擁有量在當時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調查者問老百姓為什麽愛看香港電視?市民的“口徑”很統壹——香港電視劇好看。

  1986年,時任廣東電視臺臺長劉熾決定求變。他派了壹個10人考察團到香港兩家電視臺考察,團員包括電視劇編劇、導演、美工、燈光、制片以及綜藝節目的編導,希望通過考察香港電視劇的制作,學習並借鑒經驗。當時接待考察團的是TVB監制李添勝。張木桂在《粵派電視》中寫道:“李先生壹連數天為我們介紹無線電視劇、綜藝節目的制作情況,並不厭其煩地領我們到片場、外景地參觀實拍,甚至讓我們參加劇本選題、創作的全過程。”

  當時,張木桂問李添勝:“莫非說電視劇應該是壹種大眾化的藝術?”李添勝笑道:“香港人下班後就想松松腦子,而娛樂性強的通俗劇最合他們的胃口,我們就從這樣的現實出發策劃劇目。”這段簡短的對話,讓張木桂明白,香港電視臺制作電視劇,強調“可看性”,把觀眾放在首位,不只是簡單的說教。從香港回來後,張木桂寫了長達萬字的調查報告交給領導,並印發給電視劇中心的業務骨幹。
 

亞藝視DVD專賣店2018電影排行榜電視劇線上看2018大陸劇推薦2018卡通動漫在線觀看大台北DVD專賣dvd影片專賣店亞藝視影音DVD購物網美劇dvd線上看高清DVD專賣店 韓劇dvd專賣店 2018日劇dvd線上看2018港劇線上看 2018台劇線上看 2018歐美劇線上看

arrow
arrow

    亞藝視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